中新網西寧9月28日電 (郭雪媛 胡貴龍)28日,青海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方案評審會在西寧舉行,與會專家認為測繪數據不僅僅只是生產型數據,而應向服務型轉變。
  截至2020年,中國政府規劃建立完善的基礎測繪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以地理信息獲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服務網絡化和應用社會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測繪體系,建成結構完整、功能完備的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基礎測繪的需求。
  迄今為止,中國測繪經歷了模擬測繪、數字化測繪階段,併進入由數字化測繪向信息化測繪的轉變時期。
  青海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基礎測繪規劃處處長李強介紹,預計2015年末,基本建成青海信息化測繪體系框架,建成現代化的測繪基準體系,兩個信息化測繪生產基地和一個信息化測繪服務基地。
  “信息化測繪體系由現代化的測繪基準體系、實時化的地理信息數據獲取體系、自動化的地理信息處理體系、網絡化的地理信息管理與服務體系構成。”李強說。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輝峰認為,數據庫應該從重視數據更新向重視數據庫結構轉變,從而適應將來大數據、雲計算的需要。
  “青海更多以生態保護為主,如何讓保護生態與合理開發相平衡的問題讓地理國情監測在青海顯得更為重要。”張輝峰說。
  “測繪基礎設施一定要開放,資源要放出去,不管是從技術還是政策方面,一定打破信息壁壘開放型,實現信息共享”,原國家測繪局副局長楊凱說,“真正實現數據動態更新,信息化測繪體系就建立起來了。信息化測繪體系的評判標準看它是不是服務型,是不是基於廣域網”。
  預計2014年至2015年,青海可初步實現地理信息獲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實現基礎測繪1500-2000幅的年生產能力。
  2014年,基本完成現代測繪基準體系一期工程建設、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建設、信息化測繪服務體系建設。2015年,完成信息化測繪管理體系建設。初步完成信息化測繪體系的建設,豐富數據資源、提升服務能力,加快由生產型向服務型的轉變。完成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庫的建設,加大推廣公共服務平臺的典型性應用。
  2016年至2017年加大現代測繪基準推廣力度,繼續完善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服務體系和管理體系。生產體系重點提升自動化水平,提高基礎測繪的生產能力和效率。服務體系重點結合豐富數據資源和青海省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應用該省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服務。(完)  (原標題:青海將建信息化測繪體系 專家建議向服務型轉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vmkgtesgw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